有效的医患沟通
2022-10-08 17:05系统
临床医学教育之父奥斯勒曾说过:“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也是概率的艺术。”正因为这种不确定性,临床工作想做到万无一失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个道理医生都懂,但患者及家属不一定都了解,这个时候,纠纷就容易出现了。良好的医患关系缘于沟通,和谐的医疗氛围缘于交流,沟通和交流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良好的医患沟通,需要从技术与心理两个方面入手。
一、医患沟通所面临的问题:
1、医疗资源短缺:患者相对较多,患者排队等候时间长而诊治时间短,医务人员在繁重工作压迫下只能在疾病角度上考虑患者而无法顾及患者的弱势心理,不能对其心理及精神进行很好安抚,患者的心理诉求得不到满足,常常有一种被草草打发的感觉。
2、相关医学知识缺乏:由于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及个别负面报道的影响,有些患者存在消费者的上帝心理,对医务人员的治疗处置措施不合作,要求治疗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一个应对不当就寻衅闹事,导致医疗纠纷发生。
3、看病难:各种原因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问题,医务人员紧缺导致的体力精神透支,劳动报酬低,执业环境恶劣,医生在医患纠纷或矛盾中,极力压抑自己的委屈与愤怒,消极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对未来悲观失望,极大打击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医院的正常发展。
二、医生应该这样做:
1、沟通的对象:很多时候,医生面对的不只是患者,还有患者家属、家庭、有时还要面对患者的朋友、同事、领导,因此,需要选择重点沟通对象。
2、沟通的最佳时间:第一次沟通非常重要,投入的时间与精力也应该是最多的,为以后的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第一次沟通不成功,无论以后的沟通多么努力也很难挽回。
3、沟通的内容:正式沟通之前,首先需要一个正式和简短的自我介绍,这样可以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医生的专业性与规范性。其次,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家庭背景,尤其是家庭成员、谁在这个家庭占主导地位、经济状况等尤为重要。了解这些有助于医生有方向、有重点的交代。
三、患者及家属应该这样做:
1、遵守规章:这是最基本的,不能妨碍到医护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和其他病人的就诊。
2、多一点信任:对于医生、护士多一份信任,就是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如果患者一开始就不信任对方,那么怎么进行有效的沟通呢?
3、多一份理解:医生是高强度、高心理压力的职业。查房、坐诊、手术、授课、交流、出访,每天都重复着忙碌的工作,如果患者及家属能理解并包容医务工作者,既能大大提高沟通效率,又能提升病人的治疗效果。
4、遇到问题及时交流:有疑问以及不了解的地方应该及时提出,否则这会成为双方矛盾的隐患。
沟通,是医患关系的“润滑剂”。在医患关系矛盾日益突出,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做好医患沟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对营造宽松的就医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的预后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发布时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