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慢性闭塞血管再通,古稀老人获益再“立”人生

2022-11-24 16:32卒中中心

近日,我院高级卒中中心团队成功为一位高龄患者完成手术难度极大的“颈动脉慢性闭塞血管再通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可单独行走及持物,现已出院。

该患者是一名70岁的女性,既往高血压病史,入院前因“突发言语不畅及右侧肢体无力2月+”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急性脑梗死、左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闭塞。经积极治疗症状并未缓解,遂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

术前评估

入院后,团队积极完善相关检查:颈动脉超声、磁共振评估提示颈总动脉远段及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且相应区域明显低灌注。进一步行全脑血管造影,明确左侧颈总动脉远段至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局部有侧枝循环建立,但血流显影延迟,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症状仍缓解不明显。科室主任李航率团队再次对患者病情进行了系统的评估,最终结合患者及家属意见,决定行闭塞血管再通治疗。术后患者血管再通成功,脑血流灌注恢复,临床神经功能改善,言语不畅明显改善,右侧肢体无力基本恢复,可单独行走及持物。

术后影像

颈动脉慢性闭塞血管再通手术难点在于患者具体血管闭塞的时间不详,手术过程中主要依靠医师经验,医师要非常熟悉脑血管结构,非常了解疾病,如果术前评估及准备不充分,慢性闭塞开通治疗可能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最难的操作就是微导丝需要成功通过闭塞病变,并证实位于血管真腔内。同时要尽量避免破碎的斑块向远端逃逸形成新的血栓。再通术后围手术期管理同样及其重要,要避免高灌注或低灌注综合征发生。颈动脉慢性闭塞开通需要多学科合作,包括麻醉、影像、介入导管室及神经重症等科室通力协助才能完成。近年来我院脑卒中团队已成功开通慢性颈动脉血管闭塞数例,均取得良好的愈后

健康科普:

1.什么是颈动脉慢性闭塞?

颈动脉慢性闭塞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闭塞时间超过4周的称为慢性颈动脉闭塞(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无症状的颈动脉闭塞患者卒中复发率低,但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者轻型卒中者的年复发风险为5%~6%,如果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发生卒中的风险可能更高。    

2.颈动脉慢性闭塞的原因是什么?

动脉粥样硬化是慢性颈动脉最常见的病因,约占70%,常见于老年人和男性。在年轻患者中颈动脉夹层是较为常见的病因;其他少见病因包括恶性肿瘤、脑动脉瘤、垂体卒中、巨细胞动脉炎、Moyamoya综合征、外伤、放射或辐射和颈动脉手术等。

3.颈动脉慢性闭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主要根据病情可选择药物治疗、颅内外搭桥手术、内膜剥脱手术及血管再通治疗及复合手术治疗。

4.慢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治疗风险有哪些?

主要手术主要风险有术中血栓脱落、术后高灌注出血、手术相关的低灌注梗塞等。术后严格控制血压可降低高灌注出血的风险;术后闭塞血管侧低灌注梗塞是慢性闭塞患者行全麻手术后的另一个风险。因此对CICAO患者行再通手术对术中麻醉要求较高,维持稳定的血压、专业的神经科麻醉能降低全麻手术相关的低灌注梗塞。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健康咨询电话:

0851—23110130

18808529595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