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体系 用生命坚守最后的防线

2023-01-05 17:15宣传统战科

随着疫情防控新形势新任务

医院的工作重心已从防控新冠感染转变到医疗救治

医护人员们坚守在一线

为守人民群众的健康立足岗位咬牙坚持

尽最大努力救治患者

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重症医学科(GICU)、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神经重症监护室(NCU)等一线重症科室正在超负荷运转。

重症医学体系作为守护重症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线任务更多、要求更高、责任更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连日来,来院就诊的重症患者明显增多,作为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医院重症医学科体系持续超负荷运转,医护人员的日均工作时间已达到18个小时,连续连夜疲劳作战,身体早已透支,但是医护人员从未停下忙碌的脚步。大家丝毫没有退缩,一个个通红的面颊、沙哑的喉咙、疲惫的面庞,早已说明了一切。
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

急诊,一个24小时坚守,永不熄灯的地方成为了与病毒正面交锋的第一“战场”,自新冠病毒流行以来这里就成为了患者数量最多,病种最复杂,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目前,急诊患者量激增,医务人员战斗性减员,高负荷运转,医护人员一次次插管、心肺复苏、吸痰等高风险操作,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年龄段在70岁、80岁老年患者居多,排起了候诊长队。出诊医生陆续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症状,但他们仍然克服身体的疼痛,坚守岗位。诊室内也没有一个患者抱怨。“这位医生自己都咳得那么厉害,面色胀红,我们不急,等他慢慢地一个个看。”候诊患者体谅地说道。

“患者意识不清,呼之不应,氧饱和不好,肺部感染严重......”上午十点,已经值班24小时的邹玉刚副主任还没有来得及休息片刻,又心忧的去查看病人。“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往往会诱发多种并发症,急、危、重症患者比较多,急诊科同时抵达三、四辆救护车是常态,抢救室随时都是满的,抢救任务重,难度大,大厅里徘徊的患者家属个个焦急万分,作为急诊科医生,我们已适应了这样的强度,我们时刻做好准备打硬仗…...”邹玉刚副主任说道。
“刚刚,120准备出警急救的同事高烧了!”“我来,我状态可以,能坚持!”120急救不能缺人,大家轮番上阵,全面保障全天候正常运行,确保急诊科高效、有序运转。
重症医学科(GICU)
GICU的忙碌是难以想象的。从病人入科那一刻起,医务人员一刻不离患者身边,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随时进行抢救。
“你今天怎么样了?”
“你症状好点了吗?”
“你药吃了没有呀?”
“没事,我还能坚持!”
或许谁都没想到,这些话成了科室同事之间最常规的问候。

重症医学科支部书记、科主任温建立也发着烧坚守在岗,每天必须一遍遍查看重症的患者情况,他心里才踏实。常常叮嘱科室同事“大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克服困难,看好每一位患者,我们是守护患者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科室副主任谢鹏参加过援沪抗疫和贵州省将军山抗疫,有着丰富的新冠感染救治经验,他已经连续在医院两个周都没有回家,因为病人病情瞬息变化,医护团队必须在病床旁实时观察病人的病情急变,及时做好处置。

科室护士长王国贤每天都在科室、在工作群、在电话里热心、关切地询问科室同事的身体状况,安排人员班次调动、防疫物资调配等,努力确保科室工作有序进行。

科室医师唐洪波参加过援鄂、援沪抗疫,同样有着丰富救治经验,关键时刻总是冲锋在前。在科室到岗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他随时顶班,全身心扑在工作岗位上。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RICU)

一直以来,RICU危重患者居多,其中以老年患者为主。而在过去的一周多时间里,危重“阳”性患者数量大幅增加。在来势凶猛的病毒面前,不可避免的是科室医护人员也相继感染,不少医护人员出现了“吞刀片”“宝娟嗓”“水泥封鼻子”等症状,医护人员能到岗的都是带病坚持着的。
听…这是RICU的声音,有一遍又一遍询问患者情况的“啰嗦”、有各种床旁呼叫器的呼叫、有各种输液泵的提示声、呼吸机的报警声,还有从天亮会诊到下一个天亮的奔跑喘气声...

“现在科室收治的病人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要多,近期床位均处于爆满状态,病人也是全院最多最重的,科室天天满负荷运行,医生们每天都不停的在跑会诊。为了保障科室工作的正常运转及患者的救治,大部分医生护士带病坚持上班,坚持轻伤不下火线,我自己边输液边处理全科大大小小事情,大家没有怨言,医护同心,共克时艰,积极落实院里安排部署,用实际行动践行呼吸人的责任和担当。”科室主任张龙举说道。
科室的同事一个又一个病倒,主任医师李小平、邱丹、陈代刚等强忍着全身疼痛参加各种会诊抢救,一个又一个医护坚定表示能够坚持上班。护士长李朝英、副护士长李星鑫,来回两个病区跑,自己有症状却仍然咬着牙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哪里需要物资,哪里需要护理人员调配,第一时间补上,为患者执行治疗、护理输液等等。
心血管重症监护室(CCU)

CCU也是抗击新冠病毒的主战场之一。这里的患者大多为高龄的老年人,病情危重,复杂易变,以及心脏系统疾病,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作为支部书记、科主任徐敏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日日夜夜守护着危重患者的生命!

“徐主任,您脸色看着不好,您也不舒服吗?” 黄阿姨不知道的是,科室收治新冠病人后,徐敏主任身先士卒,第一个进入新冠病人房间查房,指导治疗,从接触第一个新冠病人后2天,就开始发热、咽痛、咳嗽、乏力。但徐敏主任一天也没有休息,坚持上班,她想着自己不能倒,自己必须在战场,才能指挥科室战斗。
短短几天的时间,CCU收治病人过百人次,包括感染新冠病毒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爆发性心肌炎患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机械循环辅助系统在不停地运行,CCU护理人员全体在岗,感染新冠病毒却没有一人休息,吃片药,继续抢救病人,为了患者能早日康复,为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科室里,还会看到这样的一群护士忙碌工作的身影,她是医院耳鼻咽喉科支援的主管护师苟国兰,当医院号召支援力量时,义无反顾投身到需要人手的科室工作。疫情高峰到来的这段时间,院防控办、护理部统筹调配全院护理力量,支援重症体系科室,在重症高峰来临之际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确保病人安全。
儿童重症医学科(PICU)

目前,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患儿数量急增,PICU每日平均接诊数名危重症患儿,部分患儿病情变化快,诊疗任务日趋繁重。同时,因病房医生相继感染,值班任务重,人手倒不开,诊疗形势日趋严重。为及时救治重症患儿,学科全体医务人员一刻也不放松,始终齐心协力奋战在救治新冠重症患儿第一线。为解决人手紧缺问题,科主任邹莹波带头参与病房值班,顶班开医嘱、写病历、查房、交代病情,抢救危重症患儿等工作,白班、晚班她都顶着干,为了完成救治任务,连续几天住在医院,以院为家,带病上岗,竭力抢救危重患儿,安抚家长情绪。
“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出现高热惊厥、喉梗阻、呼吸衰竭等症状,病情变化凶险,处理不当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我们在岗的医护人员都悉心轮岗守着孩子,尽心尽力救治每一个重症患儿,这是我们PICU医务人员的使命担当。”科主任邹莹波表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NICU是一个充满希望且温暖的地方。实行全封闭式管理,不能探视,短暂的分离让初为人母的妈妈们牵挂不已。这里大多是早产儿和病情危重复杂的新生儿,因为新生儿的表现是非特异性,不能言语,需要医护人员日夜看护,对新生儿的照护需要格外悉心和专业。

由于职业的特殊性,NICU每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工作都非常繁忙,现在有了新冠宝宝的存在,更是时刻“盯”紧了宝宝。每天科室里的医生和护士都要仔细“检查”每一床患儿病情发展情况,做到无微不至,包括生命体征是否正常、留置针是否脱落、纸尿裤松紧是否适宜、皮肤是否完好、母乳或配方奶的喂养、喂药、翻⾝拍背、吸痰、采⾎等。

“这个新冠肺炎宝宝已经住院第六天了,昨天复查了胸片,已经明显好转了,过两天就可以出院了。”科室副主任段淼忍着身体不适,双眼肿胀、嗓音早已嘶哑。
在新生儿科,像这样的小宝宝还有几个,面对小生命的孱弱和病痛,全体医护人员义无反顾的扛起守护新生的重担。“面对这群小生命,我们绝不可以倒下!他们需要我们的精心照护,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好他们。”科室医护人员纷纷表示。
神经重症监护室(NCU)

连日来,NCU作为专业性较强的重症专科,除收治神经危重症患者外,在全院重症医学科床位紧张的情况下,我院神经外科中心执行常务副主任付晓红按照医院的统一调配,对科室进行有序“扩容”。科室全体医护人员牢记医者使命,想方设法做到应收尽收,全力以赴做好应治尽治,落实“保健康、防重症”的疫情防控任务。
自疫情防控政策“放开”以来,学科医护人员陆续变成“阳”人,人手顿时紧张起来,不断有同事病倒,但大家都带病咬牙坚持上班,坚持轻伤不下火线。医护人员都在顽强地艰守着,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病人的生命。
为了帮助患者早日康复,NCU还专门安排人手对部分患者采取俯卧位治疗方式,全力配合患者改变体位,有效地改善患者乏氧的状态。”俯卧位方式治疗,一次需要六、七个人一起,从准备到完全俯卧治疗至少需要20分钟,要耗费大量人力,而且因病情而定,还需医护人员持续守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患者情况。”NCU副主任李建萍说道。
80岁的王大爷感染新冠,呼吸困难,病情十分危急。当时,全院各重症学科床位紧张,根据院防控办、总值班紧急调度,NCU副主任李建萍果断回答:“来我们科室进行抢救!我们科有床!”尽管科室存在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病人病情重、医护人员不足等问题,科医务人员纷纷表示,将继续勇毅坚守、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一张张工作场景照
感受这份“医者仁心”
三年来
非常之下医护人员有更难的抉择与更多的担当
但不要忘记他们也是儿女、是父母、是爱人
也是一个个普通人
此刻的他们
或许带病上岗
或许初愈返岗
尽管当前的困境前所未有
仍立足岗位 不负使命担当
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他们只是全体医务人员的缩影
用生命守护生命
谢谢全体医务人员!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